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些我也不是没想过。”和珅也没有以任何冠冕堂皇之言加以回避,而是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眼下吴老师升了左都御史,苏凌阿在刑部,惠龄兼着理藩院,小吴老师也迁了工部侍郎,人总是可用的。只是……也另有几个关键位置,一直还是不能放心下来。”
“那我看,咱也得抓紧了。你说这半年下来,好不容易把吴熊光送出去做了直隶布政使,傅森也送回部里当差了。可昨日听呼什图说,皇上那里,又拟了那彦成进军机处,你说,这不是存心想着和咱们对着干,又是什么?致斋,咱现在确实不少位置上都有了人,可我看着……还是嫌不够,那些个六部尚书,你看着年纪大了,也做不得什么,可占着位置,咱的人就上不来啊?”福长安道。一年之内,因外省战事频繁,和珅趁势举荐吴熊光去直隶调运粮草,把他调离了京城,傅森也因前线事务繁重,被调回本部用事。眼看阿桂最得力的两个助手都已经不在军机处,嘉庆居然直接拟了阿桂之孙入军机处办事,也难怪福长安心中暗生疑虑了。
“那这样吧,今年又是会试年,这一次的浙江会试,主考我推荐小吴老师,你看怎么样?”和珅道。
“浙江……你想说那阮元?致斋,你说这些年他给你送过第二回礼吗?这关键的时候,你怎么还……”
“正是因为眼下是关键之时,这能用之人,咱才要都用上啊?”和珅叹道。说着说着,和珅心中也隐隐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果然,嘉庆三年二月,那彦成加了军机处行走之衔,成为了乾隆在世之时,最后一位上任的军机大臣。和珅和福长安也知道,这种重大人事任免,必由乾隆许可,是以只能空自抱怨,却不能施以半分阻拦。
嘉庆三年的春天,阮元也还是一样忙碌。
上一年冬天,阮元潜心为《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做注,到了这年二月,十篇注已经完成。是以阮元也约了在杭取录生员,以及其他府学、县学学生,准备在这一日讲述《曾子十篇》中的部分精要章句。孔璐华自然也需要多忙一些,为阮元精心整理着衣衫。
“夫子,帽子带得正一点,天冷。”孔璐华看着丈夫,虽然满眼都是爱怜之色,却也忍不住有些抱怨。
“夫人多虑了,眼下是二月,这里又是杭州,怎么会冷呢?”阮元笑道。
“我不是瞧你身子弱吗?”孔璐华道,她一边看着阮元的衣襟,一边似乎又有些好奇,问道:“夫子,你外面那个学生,名字好奇怪啊,他姓……姓端木吗?真是少见的姓氏呢。”
“夫人,当年子贡也是姓端木的,夫人怎么忘了?”阮元笑道。“他啊,名叫端木国瑚,字子彝,子彝他也算是我去年取录学生里,才华最出色的了。他的诗写得好,自选的赋,也是我得遇学生里,最为典雅之作,是以我取了他做生员,也是他应得的啊。”
“那夫子,他那两篇……两篇八股文做得怎么样呢?”
“还好吧。”阮元想想道。“偶有佳句,但整体而言,还是显得气韵略欠了些,总是未臻一流。但他诗赋在处州童生之内,可是再无第二人了,是以我还是取录了他。”
“夫子,这样真的好吗?你说,他要是八股做得平平,就被你取录了,那他日后若是去考举人、考会试,别的考官肯定还是要看八股文的啊?你这样做,真的不会害了他吗?”孔璐华却似乎想得更多。
阮元想想,道:“夫人其实无需如此烦恼,第一,子彝那个人我熟悉,是个治学之才,可为官之心不盛,多半将来是不会做官的。第二,这院试与乡试会试不同,乡会试是为国选士,眼下多是要看四书时文的功夫,可院试只为童生成学之用,且本有童生自选作答之项,和乡会试不一样的。再说了,童生做了生员,就可以免除差徭,这些有一技之长的童生,也就可以潜心治学了,说不定就会有所成就呢,他们原本就各有所长,若是仅仅因为八股做得不好,自己的长处都发挥不出来,那才真是浪费了人才啊。所以我也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施展自己所长,至于日后还愿不愿意应举,再由他们日后决定,也不迟吧?”
“唉……夫子你还真是……还真是辛苦呢。听别人说,其他的学政,都是只看那两篇八股,就取了生员。你这倒是看得全面,这赋做得好的,你要录取,算学学得好的,你要录取,治史有长的要录取,就连碑版之学,有独到之处的,你也要录取。夫子,你这样不觉得比别人劳碌很多吗?”孔璐华这话看似抱怨,眼中却满是不舍。
“夫人,我与其他学政不同,我这才三十五,做浙江学政已经三年了,也算是身强力壮的年纪,若是不能有些作为,也对不起我这内阁学士的名位了啊?”阮元笑道。
“咦?夫子在说自己身强力壮吗?”孔璐华听着,竟轻轻的笑了出来,双臂成环,抱住了阮元,在他耳边小声道:“怎么夫人陪了你这许多日子,还不知道你身强力壮呢?”
阮元听了也不禁莞尔,对孔璐华道:“夫人嫁我,这还不足两年,不算长的。若是夫人想我陪了,也好,这几日编修的几部书也快完工了,我一定早些回来,多陪陪夫人如何?”说着缓缓放下了妻子双臂,与门外的学生一道前往府学了。
府学正厅之内,这日也聚集了数十学生,其中大多数仍是以八股文得以取录的生员,但也有近三成生员,原本八股做得平平,却因为诗赋、算学、史论有一技之长,而被阮元破格取录,是以这些学生对阮元格外敬重。见了阮元入内,学生们也纷纷向阮元作揖拜过,阮元还礼过了,便坐在了正中之位,道:“今日为大家分发《曾子十篇》的文本,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十篇先贤遗作,我近日多有注释,但我今日也不敢夺先人之功。故而各位所见注本,上有实斋先生解诂,也有仪郑先生的补注,最后附上了我的注文。各位只管择善而从便是,切不可因我与各位有师生之谊,便将其他大家之作,弃而不读了。总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各位可清楚了?”按清代《大戴礼记》经解最精者多推崇两家,一是王聘珍解诂,一是孔广森补注,阮元便将二人注文一并分发诸生。王聘珍号实斋,孔广森号仪郑,是以阮元以号称之。
“老师。”阮元右手边一位学生问道:“老师选取名家注释,兼取所长,学生们自然佩服。可学生却有一事不明,这《曾子十篇》本无单行之本,仅见于《大戴礼记》之中,而大戴氏之作,散佚犹多,现下已几为绝学了。老师却对这《曾子》十篇多耗心血,其中缘由,却是为何,想来各位同门,也都希望老师指点一二吧?”这位学生名叫陈文述,倒是阮元全依八股文、试贴诗之优长选取的生员,因此在学生中最为服众。
他所言《大戴礼记》之事,乃是中国儒家学术史上一大要事,西汉之时,《礼经》作为儒家《五经》之一被列于学官,但同时尚存孔门弟子讲论古礼之文百余篇,儒者戴德、戴圣对这些论礼之文详加取舍,各成一部《礼记》,戴德所成即为《大戴礼记》,戴圣成《小戴礼记》。然而在儒家发展过程中,《小戴礼记》因简约易懂,逐渐被更多习礼之人传承,最终取代了汉代的《礼经》,成为唐以后《五经》中的《礼经》部分,即今人所言《礼记》。而汉代《礼经》则成为今日之《仪礼》,宋明以来,研习《仪礼》者日稀,直到清代《仪礼》才重新受到更多学者重视,阮元早年即因为通晓《仪礼》,得以校勘《开成石经》中的《仪礼》部分。
而戴德的《大戴礼记》,同样因修习者少,渐渐失传,到了唐代,原本八十五篇的《大戴礼记》只剩下三十九篇,北周之时,名臣学者卢辩曾为《大戴礼记》做注,也简约不敷学子之用。宋代初立《十三经》之名时,有人试图将《大戴礼记》加入作为第十四部经典,最终也不了了之。也是一直到了清代,《大戴礼记》才被部分学者重新重视,并加以注释,却仍与科举无关。是以陈文述所问,本也是一大半在座学生心中所想。
法力无边高大仙 我在聊斋修功德 攻略安室透很难吗? [排球]平平无奇谷川君 女神的超级赘婿 兵击之神,从攀登超越之塔开始 超凡:从恶魔开始 从满月开始的观影[名侦探柯南][观影体] 财神崽崽在娃综爆红了 谁能拒绝毛绒绒[刀剑] 攻略宇智波这事我可太会了 酒厂社畜模拟器 本王姓王 BUG生存指南 [火影]穿成宇智波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西北风 [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 纯爱战士永不言弃[主攻] 超级女婿 明末大军阀
人在异世界,刚刚穿越,变成了一条红龙,继承一座高塔,还被诬陷抢了公主,讨伐大军就堵在塔下面,问一下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假戏真做,真把公主抢了,现在公主不肯走了,该怎么办?咦,塔里的公主怎么越来越多了?游吟诗人有云恶龙库迦,无尽高塔之主,好抢公主,天怒人怨,恶名远扬。真实情况最近塔里开销有点大,说真的你要不先回去?恶龙跟高塔里的公主商量。不走!坚决不走!!公主异口同声。穿越变恶龙,开局一座高塔,公主全靠送!...
关于玄幻修仙不如放贷天生废体,无法修炼?这不重要,我有金榜在手,任何欠我因果之人,皆是我盘中鱼肉,毕生修为任我宰割。所以我放贷就能变强,为啥要修炼?圣地圣子秦风,你少威胁我,我又不欠你的!秦风哦?你回家先问问你爹再说话。帝国女帝秦少,这件事能不能商量商量?秦风陛下,你也不想欠我钱的事情被你的子民知道吧?上古谪仙上仙,这世间的都如此推崇您,为什么不直接一统天玄,成为天下共主?享受整个天玄...
直播综艺双顶流沙雕双洁甜宠先婚后爱暗恋成真沙雕娇艳傲娇小仙女VS心机深沉病娇大尾巴狼直播婚礼当天,许栀颜的新郎和他的初恋白月光跑了。众目睽睽之下,顶流死对头云烈来抢亲,把她按墙亲被全网直播!热搜炸了!记者们纷纷询问他们的感情史,云烈回答日久生情。起初许栀颜为她白捡一大美人老公而沾沾自喜,直到被吃干抹净腰酸腿软站不起来后来,在某夫妻直播综艺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疯了!顶流死对头来我婚礼抢亲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我是个导演,拍好电影的导演───李谦(新书求支持!)...
让你攻略低武世界,神魔西游什么鬼?好消息加入了主神空间,成为了轮回者。坏消息是一个破碎的主神空间。只要成为最强的轮回者,就能融合主神核心,成为新的主神?张天作为一个穿越者,看着那些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剧情什么叫做先知什么叫做机遇的轮回者们,放声大笑了起来。什么低武江湖?什么动漫世界?我要挑战最高难度!我要抢主角的机缘,我要逆天,我要什么?最高难度的世界叫做西游张天双眼含着泪对不起哥,我是小吗喽,已老实,求放过!...
沈梅棠是付艺琳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沈梅棠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沈梅棠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沈梅棠读者的观点。...